2008年10月17日10:23
瑞士政府向瑞士銀行(UBS AG)提供巨額資本救助,這是最近一次國家向陷入困境的銀行伸出援手,也是瑞士為維護該國作為全球財富天堂地位採取的舉措之一。
自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崩潰後,瑞士政府和銀行高管經過數周策劃,決定瑞士央行從瑞銀的資產負債表上接手至多600億美元的問題資產。瑞士政府將向瑞銀投資53億美元,換取後者9%的股權;而競爭對手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Group)將通過私募籌集約90億美元。瑞士政府還可能會為本國銀行發行的新債提供擔保。
Peter Kurer
一旦救助計劃得以實施,這兩家瑞士的銀行將躋身於全球財務實力最為雄厚的銀行之列;這是瑞士為修復其有所褪色的全球財富銀行家聲譽所做的關鍵舉措。瑞士之所以決定出手救助瑞銀,也是因為瑞銀過去一年由於失敗投資遭受了480億美元的資產沖銷,該銀行享有盛譽的財富管理業務面臨著日益嚴重的資金外流問題。
對長期以本國銀行業的實力、安全為榮的瑞士來說,救助銀行意味著一種尷尬。隨著瑞銀虧損不斷增加,而檢察機關因調查可能的逃稅問題而要求獲得客戶紀錄,這些是瑞士銀行業的聲譽都面臨著壓力。
政府向銀行提供資本救助以應對損失的舉措將限制這些銀行通過承擔更大風險而獲得更高盈利的能力。這標志著在經過數年的高歌猛進後,銀行業正因為政府救助計劃發生著巨大變化。瑞士信貸首席執行長杜根(Brady Dougan)表示,我們正步入一個更為保守的環境,投資者不會很快忘掉這次危機。
瑞士的銀行救助計劃也彰顯了瑞銀與其本土競爭對手瑞信之間的不同命運。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瑞信基本沒有受到什麼沖擊。瑞士政府向瑞信提供了條件類似於瑞銀的注資計劃,但瑞信選擇從私人投資者處籌集資金。瑞信周四表示,已從卡特爾投資局(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為首的一個財團獲得了所需的投資。
瑞銀股價周四在紐約上漲4%,至17.33美元;瑞信收盤飆升13%,至42.50美元。
通過籌資90億美元,瑞信的一級資本比率將從10.4%提高到13.7%;這是股本與資產之間的比率,是衡量銀行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相比之下,歐洲銀行業的一級資本比率平均為8.1%。花旗集團(Citigroup)分析師希格(Jeremy Sigee)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瑞銀的一級資本率將上升至11.5%,該銀行可能會不得不繼續大幅提高這個比率。這可能需要瑞銀拋售更多資產,或從政府以及私人投資者處籌集更多資金。
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行長羅斯(Jean-Pierre Roth)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到為什麼瑞銀的問題資產對央行來說卻是安全的,他表示,央行可以等,而瑞銀卻不行,我們會永遠存在。瑞士財政部(Swiss Department of Finance)發表聲明稱,政府向瑞銀投資60億瑞士法郎是必要的,因為在當前困難的市場環境下,沒有私人投資者願意投資。
從某些方面來看,瑞士的救助計劃沒有完全效仿美國、英國、德國以及其他主要歐洲國家實施的措施。例如,瑞士政府並沒有立即成立一個基金,為本國銀行的債務提供擔保──這是英國和德國金融救助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解凍銀行賴以融資的市場。瑞士政府對瑞銀提出的要求也更加寬宏:比如說,和其他政府當成借鑒模板的英國救助計劃不同,瑞士政府並沒有要求銀行暫停支付股息。這一差異可能會為英國銀行提供抱怨口實,他們一直在爭取更為寬大的救助條件。
New Star Asset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蓋伊﹒德布羅內(Guy de Blonay)說,瑞士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步。但我認為歐洲需要採取更多措施,因為在目前階段,注入超額的資金總比資金不足要好。不過歐洲的問題之一是總不能以協調的方式行動。該公司持有瑞銀股票。
對瑞銀而言,從去年開始撤出當初災難性地進入同美國次級抵押貸款有關的投資也因此舉而宣告完成。該行已經從私人投資者那裡籌集了270億美元資金,以抵消前董事長奧斯佩爾(Marcel Ospel)任下積累的信貸投資組合虧損。奧斯佩爾已於今年被迫離職。但最新的注資成本巨大。向政府求助凸顯出以前的失誤已經令瑞銀陷入了困境。政府對瑞銀的投資將以債券的形式進行,票面利率高達12.5%,可轉換為該行約9%的無投票權的股份。
根據該計劃,瑞銀將把大多數美國和歐洲住房及商業抵押貸款支持証券轉換為一只特別基金,從瑞士央行借款540億美元作為該基金的資金。其余60億美元將來自於瑞銀的股票注入。該基金將尋求在今後8至12年內出售這些資產,其中政府方面將獲得前10億美元的利潤,剩下的利潤將與瑞銀平分。如果資產虧本出售,政府將獲得該行額外的股份。
瑞士政府選擇的時間受到了其它政府近日來推出的大規模救助計劃的影響。在信貸市場動盪威脅到全球經濟體之際,沒有採取保護儲戶、向銀行注入資金和為債券提供擔保等類似措施的國家可能會面臨資金流失的風險。
據一位知情人士稱,瑞士銀行業理事會(Swiss Banking Federation)認為瑞士並不需要其他國家那種大規模的救助計劃,但也感覺瑞士會因沒有此類計劃而受到投資者的懲罰。這位人士稱,在貸款市場,其它銀行都對瑞銀敬而遠之。
今年4月,瑞銀曾創立了一只分離出部分不良資產並對外出售的基金。但隨著信貸危機的加劇,出售此類資產的前景變得暗淡起來,這迫使瑞銀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瑞銀董事長庫勒爾(Peter Kurer)說,有了這一措施,我們再往前走就是一身輕了。
對瑞銀更為迫切的是,該公司財富管理、企業銀行和資產管理子公司的客戶在第三季度共撤出了約740億美元的資金,佔該行總資產的3%以上,與前一季度相比呈現加速流出之勢。花旗集團的Sigee寫道,關鍵問題是今天的舉措能否有助於遏制資金外流。
自瑞銀的窘境去年開始浮出水面以來,一直有傳言稱該公司將分拆或出售其投資銀行部門,以保護財富管理業務。當被問到現在是否已不再考慮這種可能時,庫勒爾說該公司希望保持靈活性,不會排除任何事情。這也凸顯出財富管理業務的健康至關重要。
瑞士財政部下屬部門Swiss Federal Finance Administration的主任席根塔勒(Peter Siegenthaler)說,600億美元的資產購置協議應不會讓瑞士納稅人承受虧損。他說,瑞銀已經沖銷了大量資產。
Dana Cimilluca
--http://chinese.wsj.com/big5/20081017/beu102739.asp?source=whatnews1
其實新聞看了這麼多 相信大家也都累了
總括來說 現在政府要挺 尚可多支撐幾年 短線操作請掌握(約一年)長線操作請小心(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