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更新日期:2008/08/19 10:08 【工商時報 馬婉珍/台北報導】

 物價高漲壓縮實質所得,也使得中古屋房市進入盤整期。對於自住客來說,7、8百萬元的產品,已經買不下手,7百萬元至1千萬元的產品,跌幅達36%最多,反之,總價介於5百萬元至7百萬元間的物件,較負擔得起,因此在逆勢中微增11%。

 根據住商不動產的統計,今年以來的成交量,唯獨5百萬元至7百萬元的物件,微增11%,其餘皆下跌,尤以介在7百萬元至1千萬元價格帶的物件,跌幅最大,達到36%。

 住商不動產董事總經理陳錫琮表示,過去4年來,房價不斷墊高的結果,已讓許多購屋人縮手。目前,7百萬元以上的物件,平均跌幅達到25.7%,也就是說,總價超過7百萬元以上的物件,漸漸不能受到購屋人所青睞。

 相較之下,中低總價的產品,反而一枝獨秀,從信義房屋的會員訂閱量中可發現,總價8百萬元以下產品的訂購偏好度,占比高達82%。

 信義房屋網路行銷經理蕭政華指出,民眾購屋的急迫性下降,到店頭收集情報的主動性,變得沒那麼積極,不過,以信義房屋吉屋速配的訂閱量來說,網路看屋的訂戶成長,而且在8月份時,8百萬以下的總訂閱量,占比高達82%,顯示中低價位產品正當紅。

 陳錫琮分析,投資客退場,市場上多為自住客,而3百萬元至7百萬元左右的房屋類型,大多是屋況與坪數中等的物件,對於預算有限的年輕購屋族群,或是有結婚需求的首購族來說,這類族群較注重價格,在購屋過程中,也很注重議價的細節,因此最後多半在這個價格帶成交,成為這類物件的主力。

 

 

大勢所趨

M型化有M型化走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