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更新日期:2008/07/21 04:09

記者廖千瑩特稿

第一富蘭克林第一富基金經理人諶言,對房地產有興趣,也熱中投資房地產。他曾在SARS期間,以低價購入台北大直的房子,住了幾年後賣掉。當初600萬元買的房子,賣掉時價格為1,400萬元,是當初買價的1.5倍,差價就賺了800萬元,他用這筆賣房子的錢,再買進東區SOGO附近的房子。

諶言認為,投資並不難,但是一定要投資自己懂的東西,不懂的東西千萬別碰,不然就交給專業的人去操作,他不管是投資房地產或基金,都秉持著這個原則,其他投資工具他不懂的,絕對不碰。

他的投資工具,其實就只有不動產和基金兩種。諶言說,他喜歡研究房地產,平常也喜歡到處看房子,累積了幾年的經驗下來,得出了買房地產的二大心得,就是「在房市買氣低迷時投資」,並且要挑「強勢的區域投資」。

諶言表示,他只買台北市的房子,買的時候會挑買氣低迷時買。過去十年,台灣的房市至少出現兩次買氣低迷的狀況,其中一次在1995到1996年間台灣政局不穩時,另一次則在SARS時期。他自己則在SARS期間買了大直的房子,當時大直房價相對在低點,於是他以600萬元買下一間。

諶言指出,過了幾年,大直房價拚命飆漲、甚至賣的比市區貴,市區房價漲幅還不如大直、投資風險較低,於是選擇賣掉大直房子,搬到東區SOGO附近住。這一賣一買,光是賣房的部分,他就賺了800萬元左右。

除房地產投資,諶言也投資基金,就像他的人一樣,他挑基金的方式也很單純,主要就買二檔,一檔為自己操盤的第一富基金,另一檔為亞洲基金。買了之後長期定期定額投資,遇大環境發生變化,先贖回落袋為安,但仍持續扣款。兩檔基金投資迄今,前者有二到三成投資報酬率,後者也有一成左右。

諶言建議,定期定額投資也是一種儲蓄,現在的年輕人有錢就想花掉,如果每月固定定期定額投資,就是一種強迫儲蓄,薪水匯入時就先把錢扣掉去投資,等於先存起來,不至於最後變成是統統花掉。

 

沒錯

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