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更新日期:2008/11/08 07:20 陳秀蘭、邱展光

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女兒王瑞瑜說,父親很喜歡用便條紙寫一些心得與想法,父親許多發人深省的經營語錄,就是這樣產生,這是父親留給世人最寶貴的人生智慧。

王永慶突然辭世,家人在整理王永慶的遺物時,發現王永慶書桌上有許多小冊子及便條紙,裡面盡是王永慶對經營、社會、人生哲理等發出的感觸與心得。每一字,每一句,都發人深省。這些語錄,有的就寫在不太起眼的便條紙上。家人把它摘錄下來。

這些語錄,也因王永慶辭世,還來不及曝光。但是,相較過去外界熟悉的王永慶語錄,這些語錄是在王永慶後期所寫下,裡面可看出王永慶晚期的人生哲理。包括王永慶對生死看法及這幾年對國家亂象叢生的感觸。

像「人生活一日,便盡一日本分,一旦死去則氣散,歸天地,亦無遺憾」、「春蠶到死絲方盡,非到燈黃油乾,不應止也」。

「學而後知,不學而不知,不知以為知,即天下大亂之主因也」、「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反面」。

追隨王永慶半世紀的台塑企業行政中心總經理楊兆麟說,董座(王永慶)的企業經營語錄,每一字、每一句,都發人深省,深刻切中企業經營要害。這些經營語錄,都是他親自力行的經營哲學。

上萬言書 為全民利益

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終其一生對於政治一直保持距離,但每次遇到有違經濟發展、全民利益受損等情事,就會親自執筆,向政府上「萬言書」,雖然往往無法如願以償,但他那企業家為民喉舌精神,讓人敬佩。

2000年總統大選前,他上萬言書支持「連蕭配」,並舉行記者會強調,認同《連戰的主張》書中的環保、經濟與兩岸政策,主張未來的總統應放棄兩國論、修正戒急用忍、開放兩岸三通。2003年底,王永慶再呈萬言書,提及桃園觀塘工業港的開發規模不夠大、台電大潭電廠使用液化天然氣的發電成本過高。

李登輝時代到陳水扁,王永慶的敢言引來不同觀點者撻伐,更被擁李及擁陳派視為是中共的同路人。

王永慶手稿語錄

*萬事先求知,有知才有覺,即不知就不覺。

*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 好事,甚至會走反面。

*經營者要有改革的心;經營者要有利人利己的胸襟。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從做中學習,有壓力才有效率,有競爭才有進步。

*要控制自己表現在外面和隱藏在裡面的脾氣、要有奉獻自己的身心;工作比以往更賣力,更要超過自己,這是真正的理想。

*我們不要先求勝過別人,不妨先求超過自己,要打破自己原先紀錄,今天要勝過明天,更要能禁得起考驗。

*在比賽中打倒旁人或被人打倒有一點差別,不過打倒自己的紀錄,更有意義,不管是勝是敗,我們有了進步,這是最重要的,我們在人生競賽中要有更佳的表現。

*致富思源,富而思進,中國要告別貧窮的歷史,亦要迎向一個均富的未來,即富者造均富之道。

*從每日生活所做所為感受改革。

*學而後知,不學而不知,不知以為知,即天下大亂之主因也。

*人生在世,有始有終,貧寒富貴,悲喜哀樂,猶如苦海,波浪層層相接,情長辭短,難以陳述。

*人生活一日,便盡一日本分,一旦死去則氣散,歸天地,亦無遺憾。所謂善我生,善我死,春蠶到死絲方盡,非到燈黃油乾,不應止也。

*富助貧,強讓弱,地球村願景,終能成。

*大家都想幫助別人,但不知如何做,要有工作經驗體會,才能達成。

*勤勞樸實,貢獻社會,追根究柢,止於至善,要能體會勤勞樸實,就要做有用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能啟發。

 

 

 

王老先生有很多話 很多事 尚未說完 就已辭世 雖可惜

然生亦可喜 死又何悲 經過這些天 反而覺得對他可能是種解脫

因為小子看了他多項事蹟 待人處世 竟然發現 他非常神似諸葛孔明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真的是他人生盡頭的寫照 雖難過走了一位偉大的企業家

(因為現在懂得取之於社會 用之於社會的人 真的是越來越少了)

但又每每心疼他ㄧ位老人家為了人生準則 實在是過的清苦了

只希望大家看了這文 能多少體會他的為國為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