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
2008.11.08 03:28 am

2008年11月4日將是名垂青史的一天。但這場選舉真能成為實質政策的轉捩點嗎?歐巴馬真能領導實施進步的政策嗎?是的,他能做到。

許多人都勸歐巴馬野心小一點。他們說,美國依舊是個保守主義國家,選民會懲罰向左轉的民主黨人。其他人則說,嚴重的經濟危機讓我們沒有餘力解決健保這些問題。

希望歐巴馬明智地忽略這些意見。

如果懷疑我們的政治傾向在重組,請看國會選舉。2004 年大選後,許多人宣稱共和黨將長期甚至永久獨霸。但從那時起,民主黨贏得一場又一場的選舉,如今在參眾兩院享有的多數黨優勢,大過共和黨掌握國會12 年期間的任何時候。

選民認同進步的議題

也請記得,進步派政治哲學在今年總統選舉中獲選民認可。

四年前,布希總統在選戰中把真正議題藏起來,主打愛國者對抗「結婚的同性戀恐怖份子」。當選後他才宣布要把社會安全體系民營化,連他的許多支持者都難以接受。民營化很快變成鬧劇一場。

今年,歐巴馬擁護一套全面保障的健保制度,要對富裕階級增稅,好對中產階級減稅。馬侃罵他是社會主義分子與「財富重分配」,但美國選民作出抉擇,他們投給歐巴馬。

而經濟危機真的會使進步議題貴得無法負擔嗎?

對抗這場危機的確要花很多錢。拯救金融體系的花費可能遠超出目前提撥的資金。而且我們還亟需政府增加花費以支持經濟與就業。是的,明年的聯邦預算赤字可能高達1兆美元。

但標準經濟學教科書都會告訴你,面對經濟不振時,暫時容許預算赤字不但沒有關係,更是妥當作法。此外,一、兩年的赤字會增加日後的利息支出,但不該是拖延健保計畫的理由。即便快速立法,新的健保體制也可能要2011年才能上路。

幫助弱勢可刺激經濟

「貪婪萬歲」的保守主義信念是這場危機的成因。小羅斯福的話說得好:「我們知道輕率的自利會敗壞道德;我們現在也知道,輕率的自利同樣會敗壞經濟。」

現在我們也都知道,良好的道德造就良好的經濟。透過擴大健保與增加失業救助幫助危難的人,是良好的道德行為,也是比調降資本利得稅更有效的經濟刺激方案。幫助困苦的州政府與地方政府,使他們繼續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務,這不只對需要服務的人至關重要,也是減少失業、縮小經濟衰退幅度的方法。

因此,進步的政策不但經濟上可行,也正是當前經濟所需。就稱之為「新新政」吧。選民已如此要求,歐巴馬也有經濟上的理由這樣作。

【2008/11/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WORLD/WOR2/4592224.shtml

 

 

其實類似論調在安能 世界通訊發生時也有過

只是後來淹沒在時間海裡 希望縣在能讓更多人在賺錢的同時

還能兼顧社會責任 錢都被你賺走了 又有什麼意思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