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球富豪排行的「富比士」雜誌,每年選出台灣的前十大富 豪排行榜中,「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始終位居前三名,但擁有世人稱羨的財富和集團每年三兆元的營業規模,王永慶卻是台灣真正少見「刻苦耐勞、超級勤儉」的大老闆,一生以工作為重、鮮少玩樂,節省出了名,直到最近幾年退居二線後,才在三娘李寶珠的慫恿下參觀大陸、越南吳哥窟杜拜等地、犒賞一生的辛勞。

王永慶的「勤勞、節儉、務實」是台塑集團從上到下一致的精神指標,早年王永慶為了讓員工健康,還自創「毛巾操」運動、及每年台塑運動會上帶領員工跑完5000公尺的馬拉松,都是當年國人運動養生的參考指標。

曾上電視教省錢秘方

王永慶早年還曾上電視接受綜藝節目訪問,當時還曾傳授他節省的小秘方,如,家中肥皂用到最後時、絕對不能丟掉、只要加水融合還可貼在新肥皂上一起使用,完全不浪費。

清晨2點即起床打坐

面對龐大的事業體,王永慶對時間管理有其獨特之處。清晨2點,大家還窩在棉被裡時,王永慶已經醒了,開始一個小時打坐,並做他拿手的毛巾操,之後還能享受寂靜的清晨時分,在書房伏案寫作、構思事業大計。

6時半到8點多,王永慶習慣性補眠睡個「回籠覺」,對他而 言,「回籠覺」睡時香甜、醒來後頭腦特別清明,也是維持一天神清氣爽的利器。

在隨扈陪同下王永慶每天會步行到住家樓下的辦公室上班,早幾年中午吃飯,還會召集員工開會、吃便當,之後多半回樓上住家吃飯、休息一下,但吃的是簡單的半碗飯、半個魚頭、半根香蕉,清淡又簡單。

古董車一開20多年

除了生活簡樸,吃的清淡、生活簡約,一般人爭相搶時髦的愛車,一如王永慶的個性,20多年來始終不變,王永慶那台1988年份的Cadillac Brougham加長型領袖座駕,5000cc V8引擎、車身長近6000mm、光空車的重量就重達2000kg,安全 防護及其行進中的穩定,加上140匹馬力和34.8kgm扭力,都 展現了Cadillac Brougham加長型的領袖風範。

20年如一日,王永慶那台「天字第一號」老車,儼然成了王永慶出外最具代表的「分身」,王永慶過世前幾年因鮮少出門、減少下南部巡廠次數,只有台塑集團運動會或特殊場合送機、接機,才能見到王永慶這台古董車,看得出王永慶對物品的珍藏、節省。

 

 

奮鬥故事》茶農之子 200元到3兆王朝

聯合 更新日期:2008/10/16 16:20 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王永慶家族祖籍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金田鄉,曾祖父王天來是在清道光年間,跨越「黑水溝(即台灣海峽)」,移居到台灣目前的台北縣新店直潭。

王永慶祖父王添泉,是王天來的四子;父親王長庚,是王添泉的次子。王家在臺早期主要以種茶為生,到了王長庚這一輩仍是個貧苦茶農,整年辛苦勞動,卻只能勉強度日。1917年1月9日,王永慶就出生在這樣的窮苦茶農家庭。

王永慶在年紀僅5歲時,就得跟著父母一起上山,撿煤賣錢補貼家用;雖然7歲就開始上小學,但每天上學前還得先幫家裏做好多事,其中將水缸的水打滿是必做工作;後來母親生了妹妹,王永慶每天放學後,還得扛一袋重達50斤重的飼料回家餵豬。

小學畢業後,由於家裏供不起他繼續上學,王永慶就在父親的茶田裏打雜。1931年,年僅15歲的王永慶,在叔叔幫助下,在嘉義找到一家米店打工,管吃管住,月工資40元。

王永慶邊幹活邊學習,每天關門後看老闆怎麼記賬、如何核算成本。他每晚睡覺時就想一天所做過的事,並回想老闆的每個動作、每句話,就這樣在春節回家前,王永慶就籌劃自己要開米店。1932年,他在父母親戚的支援下,帶著家裏湊足的200元和兩個弟弟,到嘉義開米店。

經營米店,賺進並積累一些資金,他遂購進碾米設備,在嘉義建了一家碾米廠,但是1941年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人實施「共進共販」,王永慶的碾米廠和米店都被迫關門。

碾米廠和米店關門後,王永慶開過兩個磚廠,但因污染稻米等原因,被迫關門。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永慶發現鄉下每戶人家養的雞、鴨、鵝,因糧食短缺沒有足夠的食物,都骨瘦如柴故沒人願意收購。王永慶就試著用菜根和粗葉,再去碾米廠買些碎米和稻殼,磨碎了混在一起餵鵝,結果成功了。

於是王永慶大量向農戶收購瘦鵝,集中飼養兩個月後,等成了有七、八斤重的肥鵝再出售,結果發了一筆小財。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重新回到了祖國懷抱;1946年初王永慶在嘉義車站附近投資興建台灣最大的碾米廠。

1947年2月28日,二二八事件發生,國民政府加強在台灣軍事統治,對糧食等重要物資嚴加控制,嚴禁越區運輸糧食;1947年3月11日,王永慶在運回了一車稻穀後被警局以越區運糧的罪名,拘禁29天。出獄後決定放棄米生意。

此後,王永慶開始轉換經營起木材生意,初期由於缺乏經驗,落得血本無歸,幸好在林姓友人的相助下,才得以度過難關,並從原來的木材買賣發展為收購原木與委託加工經營業務。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全力建設台灣,木材價格飛漲,王永慶充分利用機會,迅速發展,從一個小商人發展成為大商人。不過,這時候他也查覺到,繼續做木材生意的風險和危機,所以開始積極準備把資金投入工業。

1953年,國民政府設立「經濟安全委員會」,負責擬定玻璃、紡織、人造纖維、塑膠原料、水泥等建設計劃,並獲得美國政府答應援助5000萬美元用於建設。當時王永慶想申請的項目都別人先給佔了,最後只剩下塑膠廠項目可選擇。

1954年,王永慶登記設立「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這是「台塑集團」發跡的開始。

從15歲就離鄉到到嘉義闖天下,王永慶連作夢都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創下每年營業規模三兆元的「台塑集團」傳奇,自己也贏得「經營之神」的美譽。但這項市值目前則縮水為1.7兆元。

台塑集團目前是王永慶與弟弟王永在兩支家族共同治理。

王永慶先後娶有三房妻室,元配郭月蘭沒有生育;二房廖嬌生有兩男三女,分別是王文洋、王文祥、王貴雲、王雪齡與王雪紅。三房(即三娘)李寶珠則生有4女,分別是王瑞華、王瑞瑜、王瑞惠與王瑞容。

王永慶弟弟王永在,比他小5歲,原任台塑集團副董事長,是陪伴王永慶時間最長的事業搭檔,兄弟倆一靜一動,王永慶負責規劃事業的發展方向以及制度建立,王永在則負責落實和執行,兩人的默契及信任難能可貴。

 

 

其實王董也不是ㄧ帆風順 誰不是如此?

侯西峰欠債千億 日還一億 已還年餘 這種魄力 就是我很佩服的!!

只要保持正向心念 做好事 求進步 其實台灣是很有機會的 (至少我個人是很堅信的)

最後也在文末 以上述這些文字表達些許對這位台灣經營之神的敬意!!

(畢竟小子不是文學家 只能片面了解王董的些許事蹟 所以實在不好意思!!

但是小子是非常佩服他和李嘉誠先生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姜 的頭像
    小姜

    supreme0258

    小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