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更新日期:2008/08/18 07:30 【工商時報 馬婉珍/台北報導】

 雖然危機入市是投資的基本概念,但是,專家建議,房市量縮價跌,仍應掌握4個挑選原則,作為購屋策略,才能確保居住品質及未來的轉手性。

 一、好地段:

 台灣房屋行政副總謝萬雄指出,好地段是抗跌鐵則,像是生活機能充足、綠地面積大、優良學區等區域,都是屬於好地段,也由於市中心的好地段,平時的釋出量少,物以稀為貴,價格當然就產生抗跌性,在景氣反轉之時,較不易受到太大的震盪。

 二、就業機會大的區域科學園區:

 因為有就業人口的強力支撐,所以房價也相對抗跌。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室指出,新竹區域人口3年來都是淨流入,主要是新竹科學園區有龐大就業人口的需求,所以竹科周邊房價穩定成長。

 另外,內湖區也是大台北12個行政區域之中,近5年房價平均漲幅最大的區域,足見大內科計畫,已經增加了許多就業機會。

 三、重大交通建設或即將完工的捷運沿線:

 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室調查,逐漸捷運而居、到站就到家的概念,已成為大台北築巢的必備條件,尤其是近3年來,捷運共構、即將完工的捷運沿線,物件銷售特別快速,因此相對抗跌。

 另外,像是高鐵、快速道路通車等重大交通建設完工,也會改變房價,謝萬雄舉例,北二高信義支線通車後,木柵區的房價就呈現明顯上漲。

 四、選擇優質建商及仲介:

 永慶房屋研展部協理黃增福指出,優良建商及仲介品牌,除了可以確保建物施工品質,以及完善的購屋服務之外,更可避免建商資金周轉不靈,或是仲介經營不善,而衍生的房屋買賣風險。

 

 

有了這些條件

還有什麼好擔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