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更新日期:2008/06/01 09:30 【工商時報 馬婉珍台北報導】

 法拍屋投標熱絡,行情逼近市價,商辦大樓的法拍物件也趁勢掀起一股搶標熱,台北市各行政區當中,內湖、南港地區,因為捷運通車之便,商辦大樓標售時,更成為投資客的最愛,平均一個標案有30組人搶標。

 台北市不動產拍賣協會執行長林志龍觀察,兩岸三通議題發燒,帶動民眾預期心理,各方普遍認為未來經濟前景將好轉,這種預期心理下,牽動法拍屋市場中商用不動產的一股搶標熱。

 林志龍認為,在M型社會愈益明顯的時代中,搶標商辦大樓的趨勢,將愈來愈明顯。

 針對台北市各行政區,104法拍屋副總林桂英指出,由於內湖有內湖科技園區,南港有南港經貿園區,鄰近的2塊區域,就業人口紛紛進駐,創造出大量的商辦需求,帶動商辦大樓交易日漸熱絡。

 林桂英說,以2006年來看,當時市場上比較不看好商用不動產的前景,商辦大樓的競標組數大約只有10組,投標人數才3人至4人而已,到了去年下半年,攀升至20多組人馬投標,今年大選之後,情勢丕變。

 以4月分一家位於內湖瑞光路商辦大樓為例,開拍時大批參與投標的民眾進場,拍賣所在地方,竟湧入多達37組人搶標。

 商辦大樓非常搶手,投標的拍次在一拍、二拍就會有人得標入手,而且由爆量的多組人馬中可判斷出,並非只有投資客或公司行號進場,一般民眾也對投標商辦大樓,有很高的興趣。

 一位投資客說,因競標者眾,法院收到的單筆物件保證金也爆出大量,累積金額高達數億元。

 以內湖瑞光路一家商辦大樓為例,在今年4月25日開標時,底價3050萬元起跳,保證金的定價是物件底價的2成,等於投標客必須付出610萬元,當天如果有20人競標,則法院當天所收到的保證金本票,就高達1.2億元。

 法拍代標業者認為,在未來如果開放陸資進場,預計大陸來客一定會先朝商辦市場下手,而以目前台灣商辦大樓平均的投報率只有3%至4%的狀況來看,距離投報率達7%至8%的高點,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台北市不動產拍賣協會提供的資料可發現,精華地段的法拍物件大為搶手,像是內湖、南港等區的法拍商辦大樓,拍定價常常遠高於底價3成至4成。

 不過,林桂英也提醒,投標商辦大樓與一般住宅類型的法拍物件不同,除了地段之外,也要考慮停車或周邊交通是否便捷,才能提高企業承租的意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