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
2008 / 11 / 21 星期五 18:00    
雖然房市的榮景已經遠離,信貸泡沫也已破滅,但在不久之前,抵押貸款業確實是個能讓平凡人物搖身變成百萬富翁的上選行業。

《BusinessWeek》報導,像Sharmen Lane這樣放棄了高中學業的年輕女性們,都能在這晦暗的業界中找到一片天。她們的名片上印著「抵押貸款批發專員」的職銜,而她們在這個領域的經歷,恰好可以讓大家一窺,導致抵押貸款業界的魯莽與耽溺,和其崩毀的深層原因。

抵押貸款批發專員的崛起,比房市泡沫的成形更令人感到好奇。批發專員的工作,是從獨立抵押貸款經紀處買入貸款申請書,放款機構核准後,就依此借出款項。而批發專員賺的是佣金:愈多貸款申請成功,他們賺得就愈多。

在房市大好的時期,放款機構批准貸款申請後,會將它們包裝成證券。雖然後來證明,從貸款經紀、貸款批發、放款機構,到最後變成證券,是一條走向災難的道路;但在房市正繁榮時,批發專員是一批躲在幕後的高收入戶。

Lane原本是一位美髮師。她在1997年進入放款機構New Century Mortgage工作後,在2002年買了一幢 100萬美元的房子,2003年又買了幢 120萬美元的房子。

接著釀成了貸款熱,許許多多的批發專員要從貸款經紀人那裡爭取有限的貸款申請,而有些經紀人就決定利用這點來交換一些額外的好處:性。

許多曾任貸款經紀與批發專員的業內人士說,桃色的貸款交易後來變得很普遍,若不肯跟對方上床,就搶不到貸款申請書。Lane說,她曾前往加州San Jose拜訪一位貸款經紀,對方在辦公室裡對她提出性邀約,因她拒絕「更進一步」,結果交易也告吹,她沒有得到任何貸款案件。

Lane說,若為了取得交易而跟對方上床,消息在業界很快就會傳開,而她不願意自己變成那樣的女人。她在2007年倒閉前就離開,現在在紐約擔任激勵成長課程講師。

投資泡沫總是會演變得愈來愈過分,房市泡沫也不例外。除了貸款經紀人與批發專員之間的桃色交易外,從法院的文件與訪談紀錄中可以得知,有些批發專員會賄賂同事、竄改文件,經紀人也大膽與放款公司勾結變造文件。而負責審核、批准抵押貸款申請的承辦專員,也向批發專員要求祕密的「疏通費」,以通過那些他們明知屬於詐欺的案件。

批發專員們錦衣玉食的日子,從華爾街開始,也在華爾街結束。

房市正起飛時,大型投資銀行盡可能地買入貸款,將其包裝在一起後轉為證券發售。在2006年極盛時期,全美前10大投資銀行共發售了總值 1.5兆美元的抵押擔保證券。2000年時,規模還僅有2450億美元。

而為了保持貸款活動不中斷,投資銀行也開始進入此產業。起先,投資銀行買入小型獨立的貸款批發公司,接著是擴張次貸放款公司的信用,再來是買入一些次貸放款公司。2006年,全美前 6大投資銀行花費約22億資金購入次貸放款公司。

這使華爾街擁有了要求發放更多次級貸款的權力,因為這種貸款利率最高,獲利也最可觀。而在絕大部分狀況中,經紀人與批發商也非常願意配合,畢竟,有愈多貸款案件申請成功,他們也就賺得愈多。

一位在1997年大學甫畢業,就進入這個產業擔任批發專員的不願具名女性表示,在2004年,她一年可以賺進數十萬美元。她雇有司機隨時待命,載送她與朋友穿梭於上流夜店、餐廳與派對中。而且她經常讓朋友採購各大名牌,然後由她埋單。「那是我們生活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她說。她現在在加州另一家放款機構做業務代表。

有貸款經紀人指出,女性批發專員在金融業的能力並不特別出色,但很會利用她們與生俱來的籌碼,以得到更多貸款案件。貸款經紀商通常會雇用年輕、有能力的男性經紀人,而打扮光鮮亮麗、身材勻稱的女性批發專員則會前來一一拜會,雖然她們對產品一無所知。

當然,對任何產業而言,雇用具吸引力的女性業務是很實際的事。而在華爾街,這些美麗的花蝴蝶在入夜後上演風流戲碼,也很常見。

不過在次級抵押貸款業,這種情形更加誇張。有經紀商說,是這些女性專員主動投懷送抱。貸款經紀商 Pacific Union Financial總裁Evan Stone說,這些「訓練不足、穿著清涼」的批發專員,經常以此誘惑經紀人。

Stone 表示,常常會有穿著迷你裙的業務代表前來拜訪,並宴請他和手下的經紀人團隊。甚至曾有位批發專員邀請他一起飛到芝加哥「共度美好時光」。不過,他說他對這種風流好處一概拒絕。「有些很不妥當的交易會在那種情形下完成,那也正是她們費心打好關係的目的之一。」

除了經紀人,有些批發專員亦用此手法拉攏同事,疏通申請關節。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有些同公司的貸款承辦員也會核准有問題的申請案件。一位不願具名的 Washington Mutual經理人就說,曾有位穿著深V領襯衫的女同事跪在他桌邊說,「我真的需要這筆案子。要我做什麼都行。」

除了桃色交易,貸款申請資料不符事實的狀況也層出不窮。曾在 Argent Mortgage擔任批發的Melissa Hernandez就說,「我曾走進抵押貸款辦事處,看到經紀人公然在剪貼收入文件、償債存根、使用修正液,還竄改社會福利號碼。」

有些批發專員則自己動手修改文件,好讓客戶符合貸款資格。比如利用影印的方式,更改客戶的付款紀錄與銀行帳戶證明。還有些專員修改客戶的職銜,如讓一位園丁變成景觀公司老闆─當然,所得資料也順便三級跳。

這些批發專員深諳貸款體系的運作,也知道該如何利用其疏失。而當這成為一種風潮,不肯承辦、核准不良貸款的員工,反而可能遭到懲處。

曾在貸款公司GreenPoint曼哈頓分行任資深承辦員工的Rachel Steinmetz說,曾有批發專員要求她核准不符合申請條件的貸款。

在 Steinmetz對紐約聯邦法庭提出的不當終止合約告訴資料中,2006年 4月,她曾告知上司,一件申請案的內容有可疑之處。這件貸款申請所附的文件不足,借款人收入數字和房屋估計價值也有被灌水的疑慮,因而退回了此件申請。但當她外出度假時,其主管不但通過了該件申請案,還不顧她的抗議,以她的名義核可該筆貸款。

Steinmetz 透過律師指出,她因不願核准不良貸款而遭懲處。其主管明知她是一位虔誠教徒,但仍在安息日等宗教節日前夕,增加她的工作量,或是召開不必要的會議。

她說,到了2006年 6月時,雖然她已達成個人工作績效額度,上司仍拒絕發獎金給她。 Steinmetz現在向Capital One (COF-US)索賠,要求1000萬美元損害賠償。

Capital One 2006年購併了GreenPoint,而且不到一年時間,就關閉了該公司。Capital One發言人Diana Don則說,「我們認為這些宣稱不足採信,而且有信心能贏得訴訟。」

其他企業也被爆料有類似的狀況發生。在加州高等法院一起不當中止合約與騷擾訴訟中,Coleen Colombo和其他 5位女位雇員,也有類似的遭遇。

她們在2003年進入貸款公司BNC Mortgage子公司 Concord工作時,表現其實很好,還得到「超乎期待」的最佳考績評分。但從2005年起,環境就轉壞了。

那時有位男性批發專員,經常遞交有問題的貸款案件給 Colombo,薪資、職業、房屋估值等資料常有錯誤。該批發專員還曾試著賄賂她,好讓有問題的申請案通過。

據說,在 BNC各分行,這種「打通關節」的情形很常見。曾任該行批發專員的Sylvia Vega-Sutfin就說,有些承辦人員會要求收「疏通費」,不管他們是否核准案件,這筆錢都要拿。但 Vega-Sutfin拒絕,於是她的貸款案件就會自動不翼而飛,也讓她的佣金收入大幅下降。而她的老闆只說,「他們拿妳來殺雞儆候,抱怨的下場就是如此。」

而 Colombo也曾將同事意圖賄賂她的情形,寫電子郵件向區域副總裁報告,卻被置之不理。而當她休完短假,銷假上班時,分行經理告訴她,有同事因為她「打小報告」,希望她離職。那位曾經想賄賂她的同事,也開始經常故意觸碰她的身體,讓她感到「不舒服而且害怕」。2005年, Colombo就離開了BNC。

抵押貸款批發專員的美好生活,就在2006年底,次級貸款市場開始出現問題時畫下句點。接下來,銀行緊縮銀根、節制放款,貸款機構也被迫買回一些之前放出的高風險貸款。就在市場正沉溺於興奮與瘋狂時,數千名批發專員也被掃地出門。看來,該是他們找新工作的時候了。

 

 

 

雖然之前有提過 不過這篇是相當完整的 大家耐心看完 ㄧ定會有收穫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