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更新日期:2008/10/07 04:09

記者鄭琪芳/特稿

賦改會昨上演相當諷刺的一幕,攸關全民利益的稅改會議,學者專家要求對外開放,卻遭政府官員及工商團體代表聯手封殺。民眾不能為自己發聲,媒體也無法監督,租稅公平還未實現,稅改程序不公已赤裸裸地攤在國人面前。

會議重點在於遺贈稅調降幅度,我國遺贈稅最高稅率達五十%,和日本南韓同屬全球遺贈稅最高的國家,政府想要調降遺贈稅,吸引資金回流,促進國內經濟發展,確實是個可討論的方向。

但遺贈稅要調降多少?調降後能吸引多少資金回流?資金回流後能否刺激國內經濟等?都要經過相當專業與嚴謹的討論,提出相關理論基礎及研究報告,並有完整配套措施,而非菜市場式的討價還價。

賦改會兩度討論遺贈稅,卻已淪為稅率大喊價,學者建議降至三十%,部分立委認為二十%可以接受,工商團體則要求十%,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也來插花,建議降到十%。但除了提出研究報告的學者之外,不論是民意代表、工商團體或總統府,都是單純地相信降遺贈稅可吸引資金回流,未提出令人信服的理論根據。

財政部更扯,身為賦稅主管機關,僅提出一份稅收損失估計數,強調遺贈稅調降至十%、二十%或三十%,稅收損失差距不大,行政院再以此暗示遺贈稅不如降至十%。

稅改涉及全民利益,但看看賦改會的組成,政府官員占三分之一,工商團體代表都入列,誰為小老百姓發聲?企業的營所稅、富人的遺贈稅都可能大幅調降,一般民眾的綜所稅可能只降一個百分點,若這已是賦改會的既定方向,這樣的賦改會不如解散算了。

 

 

站在我們ㄧ般老百姓這 自然感覺不公

可是不先讓錢回流 又怎麼促進投資 又怎能進ㄧ步讓錢動起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