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更新日期:2008/05/16 09:25 【中國時報 王莫昀台北報導】

 高房價時代來臨,買屋要選「經濟屋」。根據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室調查,截至今年5月,全台新成屋平均房價為每坪14.8萬,較去年同期成長14.7%;中古屋平均單價為每坪10.8萬元,年增約12.5%。

 值得注意的是,房價最高的台北市,新成屋每坪均價為60.4萬,較均價最低的雲林縣,竟高出8.2倍。

 面對房價直直升,想選屋自住,房仲業者建議,選擇基本條件好的「經濟屋」,保值空間較佳,千萬不要單純地以價格高低為考量。

 台灣房屋首席總經理彭培業表示,都會精華區房價持續攀高,建議民眾購屋應要挑選符合「經濟屋」概念的房子。所謂的「經濟屋」並非只是低價,還須具備經濟實用、快捷通勤、精算投資、超級學區等特質。

 5項特質 保值投資兩相宜

 舉例來說,2005年7月新建築法規上路後,規定八樓以上大樓社區須設計二支逃生梯,使公設比往上攀升,許多新大樓公設比上升至30%以上,無形中增加購屋「虛坪」負擔,所以,公設比就成為是否符合「經濟屋」概念的考量。

 此外,增值潛力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好比台北市房價高不可攀,但只要掌握一些撇步,一樣可以輕鬆入住大安區、信義區、中山區等高貴地段。以大安區而言,和平東路尾臥龍街、通化街、文昌街距離六張犁捷運站附近,房價卻相對低廉。

 而信義計畫區內「信義富邦」、「台北花園」等豪宅,單價動輒逾百萬元以上,不過信義計畫區一條馬路之隔的松德路、莊敬路,中古屋房價一坪不到60萬元,信義計畫區外圍的松德路、虎林街上許多20樓到30樓的中古住宅大樓,有些甚至40幾萬元就可以買到。

 輕鬆入住 增值潛力不落後

 此外,房價高漲,室內坪數計算稍有偏差,損失便高達十幾萬、甚至百萬元,民眾購屋時,應特別注意便宜房價背後的陷阱。

 美商ERA不動產市場行銷顧問張欣民表示,市場上最常見的手法就是將停車位與房子價格一起平均計算,讓購屋人以為房價比別人低,以一戶35坪、850萬的住家為例,正常計算平均單價是每坪24.28萬元,加計10坪的停車位150萬,總價是1000萬元,不過有些業者會拿1000萬去除45坪(房子面積+車位面積),得出每坪只有22.22算的平均單價,一坪足足少了2萬元。但千萬別被建商唬弄過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